有人说,面食的故乡在北方,南方的面食都是过客,故有“南粉北面”的说法。说这话的人呀,真是小看了我们南方的面食。

东晋的衣冠南渡,南宋的迁都临安,令大量的北方士族来到南方,带来了吃面食的喜好,江南人在面食上逐渐被他们同化。从那以后,面食在江南不断地推陈出新,如果说南方米粉做成的种种小吃,从汤圆、米线,到梅花糕、橘红糕、桂花糕,无不体现了南方人优雅精致的生活方式,那么南方的面食,则体现出南方人的聪明灵巧、北为南用的实用法则。

说到面食,在故乡,食饼筒是最具风味的,麦饼是面食中的又一个杰出代表。家乡有好多首童谣,都唱到麦饼,最有名的是天台的《麦叫歌》:“大麦黄黄,小麦黄黄.摊个鸡子麦饼请大王。大王老信一个屁,大小国孙抢勿及。抢到上道地,抢到下道地,吱叫,嘭叫,随即便会响。”招待尊贵的山大王,山哈人觉得只有拿出鸡蛋麦饼才够诚意,才能让大王满意。这让我想起一个老梗:古代两个老农畅想皇帝的生活,一个说,皇帝肯定天天烧饼油条吃到撑,另一个说,皇帝下地用的肯定是金锄头!

除了《麦叫歌》,还有《外婆桥》:“摇啊摇,摇到外婆桥,外婆叫我好宝宝,一筒麦饼一筒糕,宝宝吃了还想要。”一个慈祥的外婆,招待自己的宝贝外孙,少不了麦饼和食饼筒。另外一首家乡的童谣:“火萤蟹(萤火虫)矮矮来,飞我小妹头前来。一筒麦饼一桶圆,让你吃了打饱嗝。"这些童谣里,都有麦饼。

烧饼、麦饼都是饼,都是用小麦粉做的。烧饼是在炉壁上经过烈火的炙烤才出炉的,带着烈焰的气息,口感酥脆。而麦饼,是在平底的鳌盘(平底锅)上抹了油后烙出来的,口感较烧饼要软。

家乡的麦饼,有几十种口味,可荤可素,可以是全猪肉馅的全肉麦饼,也可以像出家人一样,来个全素的南瓜丝麦饼。当然,更多的是混合型的——荤素结合。

家乡的麦饼以馅料来分,咸口的有蛋肉麦饼、虾仁麦饼、虾皮土豆麦饼、洋芋丝(土豆丝)麦饼、包菜麦饼、霉干菜猪肉麦饼、咸菜猪肉麦饼、千层麦饼、萝卜丝麦饼,甜口的则有白糖麦饼、豆沙麦饼、红糖麦饼、桂花麦饼、海苔麦饼等,但凡你能想到的食材,都能成为麦饼的馅料。实在没有馅料,昨晚吃剩下的一团冷饭、饭橱中的一点烂咸菜,也可以塞进麦饼里,这种麦饼称为冷饭麦饼,也是别有风味。黄岩宁溪的霉干菜猪肉馅麦饼,十分出名,当地人称之为麦鼓头,大凡到宁溪的,总要吃一只香喷喷的麦鼓头,撑得肚儿圆,才觉得不虚此行。

跟食饼筒相比,做麦饼多了几分技术含量。食饼筒的馅料可以现炒,饼皮可以在菜场里现买,但麦饼没有单独的皮可买,它是灵肉一致的。食饼筒吃不完,下顿甚至下下顿,可以继续吃,放油里一烙,喷香,味道不比现裹的差。而麦饼,必须现做现吃,没了热气的麦饼,已然没了灵魂。

天台人请山大王吃的鸡子麦饼,全名叫“肉丸麦饼鸡子灌”。把猪肉塞进面团中,用幹面杖擀成圆盘状,外面松软,里面鲜香。当麦饼在锅上翻摊至半熟时,把麦饼捅开一个口子,灌进去搅打调匀的鸡蛋液,蛋液缓缓流遍整个馅心。猪肉麦饼本已鲜香,再加进鸡蛋,麦香夹着蛋香扑鼻而来。要做出一个完美的鸡子麦饼,得有童子功,至少要有做几百个麦饼的铺垫,打下坚实的基础后,灌起鸡蛋来,才能做到动作娴熟,行云流水,一气呵成。

天台的肉丸麦饼鸡子灌,难度系数超过中原地带的鸡蛋灌饼。中原地带的鸡蛋灌饼,是把鸡蛋液灌在烙至半熟的饼皮表面上,煎烙而成。吃时在鸡蛋饼上刷上自己喜欢的蘸酱,加上生菜和火腿,卷成一团吃下。中原的鸡蛋灌饼的难度与家乡的肉丸麦饼鸡子灌相比,等于走独木桥比走钢丝。

麦饼各地都有,有时候口味难分高下。从吃麦饼的动作上,可以看出一地的文化底蕴。老江湖用一双筷子夹着麦饼,慢条斯理地吃,菜鸟用一双筷子还不够,要两只手帮忙撕扯着吃。吃麦饼最有文化含量的当数天台人,用的是三根筷子,左手的一筷压住饼,右手的一双筷撕扯来吃。说天台人吃麦饼,多半要扯到历史——天台立县之初,正是三国鼎立之时,三国战祸频仍,麦饼象征着完整的河山,三根筷子代表三国,麦饼被撕扯开来,意味着山河破碎,天台人希望不忘历史,以和为贵,江山一统。天台人看上去憨厚朴实,但是一旦把话题扯开来,就是天马行空,远出天际,话头可以从盘古开天地扯起,扯得没完没了。天台的小吃,按天台人的说法,什么麦饼、食饼筒、五味粥,个个包含着伟大的和合思想,吃个便饭,天台人也不忘说一句什么“和合”,什么“过过”。街头巷尾这些寻常的小吃,被天台人扯上历史大事件或者文化名人后,仿佛命运的草蛇灰线在此布下。

一筒夹糕,加上豆腐生或绿豆面碎,才称得上绝配;一张麦饼,配上一碗白粥或一碗金黄的小米粥,才是一个老饕多年来行走江湖颠扑不破的法宝。

麦饼以咸口居多,甜口的桂花糖麦饼、海苔麦饼、白糖麦饼,甚受甜党的青睐。《舌尖上的中国》总导演陈晓卿在临海的杜记麦饼店,“先吃了一碗拗面,又吃了半只麦油脂、半只锅盔,同时品尝了蛋、蛋肉、糖、土豆、霉菜、芹菜六种麦饼”。陈晓卿的胃口不小,一口气尝了六种麦饼,直言自己“被搞大了肚子”。

去年清明,香港中文大学的老校长金耀基回老家天台省亲,我和先生应邀作陪。八十多岁的金先生健步如飞,思路敏捷,谈兴甚浓,我们在天台的土灶头边吃土菜,一桌子的家乡菜,什么虾饼、养生豆腐皮、金针炒肉丝、汽锅香鲜、什锦千张包、油泡酿肉煲、小鱼干、香鱼、野生河虾、鱼头锅,金先生吃得兴高采烈。当一盘热腾腾的菜干麦饼端上来时,先生高兴得像个孩子,他指着麦饼对大家说,这才是正宗的家乡味道啊!


石占小吃网专门提供各种小吃保密配方,小吃秘方工艺,小吃商用技术,真正可商用的小吃技术配方,如夜市小吃配方,传统小吃配方,网红小吃配方等,教程经测试详实有效,VIP会员免费学习,是小吃行业必备的参考资料.

联系我们 订单查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