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天里有两个节气,我特别喜欢,一个是秋分,一个是寒露。重阳节,多半在寒露节气。这段时间,天朗气清,让人神清气爽,大地一片金色,桂花金色,菊花金色,文旦与橘子也是金灿灿的,一个一个饱满地挂在枝条上,有丰收的喜庆。这样一个菊黄蟹肥的好时节,宜折桂,宜酿酒,宜吃蟹,宜做糕。

到了重阳节,“糕诗酒帽茱萸席”,“糕”是放在第一位的。重阳糕的登场,是声势浩大的,如同戏台上锣儿鼓儿响过之后,出来一个背上插着彩旗的大将。重阳糕有个好听的名字,叫花糕,花糕二字,仿佛沾尽百花园里的所有花香,而别的糕点,只能用一种花来冠名,如松花糕、荷花糕、桂花糕、梅花糕。

花糕是五颜六色的。《金瓶梅》里写到重阳节,西门庆率妻妾在花园里的高台上,赏菊花,喝菊花酒,吃螃蟹,吃花糕,日子过得很有仪式感。西门庆是当地的土豪,重阳节自然要热热闹闹地过,西门庆家里的菊花、螃蟹和酒都是人家送的,八仙桌上,摆满了各种好菜。因是重阳,少不了重阳花糕,花糕是糯米粉做的,好几层高,每两层之间,都有各种果料,上面再铺上一层玫瑰酱,蒸出来后,玫瑰花香沁人心脾。旁边再放一碟白砂糖,花糕蘸着糖吃。重阳节,西门庆一家过得忒热闹喜庆。

重阳节里的花糕中,有各种细果,两层三层各不同,这样做出的重阳糕,才是“花糕之美者”。周密在《武林旧事》里记载了南宋杭州城里过重阳节的旧事:饮新酒、遍插茱萸、头上戴菊花,当然少不得吃重阳糕。重阳糕由糖面蒸制而成,内有肉丝、鸭肉,缀以石榴、栗子、白果、松子之类,上面再插五色小彩旗,还用五色的米粉做成狮子。宋代的餐饮服务业里,有个专门为蜜煎设立的部门,就叫蜜煎局,重阳糕里的各种蜜饯干果,就是来自蜜煎局。有宋一代,真是风雅得彻底。

重阳糕上插彩旗以代替茱萸,在家乡也很常见。美术史学家王伯敏先生在《回忆少时学剪纸》里,写到在老家温岭过的重阳节:“九月九,街上卖重阳糕,重阳糕上插‘重阳糕旗'。旗有画的,也有纸剪的。”重阳糕旗是三角形的,贴上竹签,插在糕上。少年时的王伯敏想要这好看的彩旗,就向母亲要了钱,多买了几块重阳糕。买糕不是目的,要彩旗才是目的。所以重阳糕到手后,他把糕交给母亲,自己拔下糕上的彩旗,兴高采烈地找同伴玩去了。有一年,重阳糕旗有十种,刻的全是戏曲故事,每一种都不同,那天生意好,糕卖光了,为了满足买主的要求,摊主就专卖彩旗,王伯敏看着十分喜欢,把这十面彩旗全买下了。这十面重阳糕旗,是按戏曲的号次用纸剪的,有二度梅、三雅园、五世同堂、七星灯等。重阳节买来的彩旗,王伯敏放在家里,一有空就会拿出来看,觉得有意思极了。这些彩旗,给了少年的他以艺术的熏陶。

家乡做重阳糕,考究的人家,要做成九层高。家乡另有一种九层糕,是用米粉和稻秸灰淋水,拌成粉浆蒸成的,蒸熟一层,再浇一层,直至九层为止,谓之“九重高”,这种九层糕又叫灰青糕,因其糕色青灰,故名,但灰青糕是在七月半吃的,糕里面没有别的花头。重阳的九层糕就不同了,简单点的,糕里要有板栗,复杂点的,要嵌人金橘饼、葡萄干、松子、杏仁、栗子、红枣或蜜枣等各色果子,上面撒一些桂花,再用米粉做两只雪白的小羊,取重九、重阳(羊)的吉祥喜庆之意。蒸熟后,再划成一块块分而食之。

在家乡,重阳还有一种糕点,叫方糕。重阳节时,娘家要给出嫁了的女儿送方糕,通常送两个大方糕、九个小方糕,也有送十八个小方糕的,表示“二九”相逢之意。方糕又叫状元糕,色白如雪,糕上有一点红,带着几分喜气。

给女儿家送糕的习俗并非吾乡独有,只是对旧时风俗的延续,明代的《帝京景物略》中就记载:“九月九日,载酒具、茶炉、食榼,曰登高。......面饼种枣栗其面,星星然,曰'花糕'。糕肆标纸彩旗,曰'花糕旗'。父母家必迎女来食花糕。而在明人谢肇的记录中,九月九日天明时,要以片糕搭儿女头额,口中念念有词,祝愿子女百事俱高。

九九重阳节,菊黄、蟹肥、酒浓、糕香,在江南,重阳节有着别样的人间温情。只是对于我来说,把酒临风、持螯赏菊的乐趣,远甚于吃糕。


石占小吃网专门提供各种小吃保密配方,小吃秘方工艺,小吃商用技术,真正可商用的小吃技术配方,如夜市小吃配方,传统小吃配方,网红小吃配方等,教程经测试详实有效,VIP会员免费学习,是小吃行业必备的参考资料.

联系我们 订单查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