橘红与灰青是大自然的两种色彩,桂花与梅花是秋冬里的两种植物,但在家乡,它们被用来命名糕点,于是便有了橘红糕、灰青糕、桂花糕、梅花糕,这样的命名,让这些稻米做的糕点,沾上了植物的清气,并有了明丽的色彩,多了几分文艺气质。

过去在临海,灰青糕是常吃的。我很喜欢灰青糕的颜色,灰与青交织在一起,灰色是比银色黯淡的色彩,如天地初开时的混沌,有点压抑,有点冷寂,而青的色彩比灰丰富多了,比如翡翠里就有油青、花青、干青,光一个青瓷里的青,就有粉青、梅子青、豆青、蟹壳青、翠青、天青等。想分清每一种青色,并不那么容易。灰青糕的色彩,如江南庭院天井中的方块青砖,比“雨过天青色”的青要略深一些,它不是雨后天空那种明净的色彩,而是暴风雨来临之前乌云压城之时的灰青。青色与灰色搭配在一起,有点宽,有点空灵,又有点神秘与含蓄。

灰青糕凉而软,看上去有一种果冻般的质感,它好像淡然出世的隐士,一切都是淡淡的,淡淡的凉,淡淡的甜,淡淡的香。千年台州府对吃一向讲究,立夏的乌米饭,四月八的乌饭麻,六月六的漾糕,七月半的灰青糕,九月九的重阳糕,十二月年边掏糖糕。什么时候吃什么糕点,都是有讲头的,用现在的话来说,就是生活有仪式感。

七月半是鬼节,要准备食物祭祀祖先,要放荷花灯或在路边烧纸钱,让另一世界的人不至于衣食无着,这亦是一种温情。家乡各地七月半的食物不尽相同:有吃糖心糕的,有吃食饼筒的,有吃麦饼的,有吃桐子叶包、糕干坯、豇豆莳的,也有吃灰青糕的。吃灰青糕,是临海人过七月半的标配。平素里,街头似乎很少见到灰青糕,有时肚子里冒出馋虫,想找块灰青糕解馋也难,平常人家更是少做,嫌麻烦。而到了七月半,街头巷尾一下子就冒出不少灰青糕来,菜场上也有灰青糕卖,在乡下很多地方,早在前几天,就已经飘着稻草灰的味道了。

制作灰青糕,必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烧稻草灰。烧稻草灰要用没有淋过雨的稻秸,稻秸烧成灰后,漉汁备用,也有改烧为煮的,直接把稻秸放在锅里煮出水来。稻草灰是碱性的,有草木味,亦能开胃健脾。稻草灰除了用于做灰青糕,还可以做年糕、做碱水粽,味道比寻常的做法要好。

新米在稻草灰水中浸泡,用石磨磨成米浆。乡人在磨米的时候,会加人三五朵天罗丝花,天罗丝是本地方言,就是丝瓜。夏日里田间常见丝瓜,长长地推看。丝瓜拿来烧汤是极好的,待秋日丝瓜老了,果肉有了筋络,是天然的洗碗布。夏日,丝瓜开出一朵朵金色的花朵,摘下三五朵,磨米时加人,除了丝瓜花,米浆里临还要加糖和薄荷,这样做出来的灰青糕,有丝丝的凉意,微甜的口感,如夏天里的一把草子,扇一下就落下来一阵清凉的风。

一切准备就绪后,米浆就上了蒸笼。家乡的方言,把蒸说成炊。北宋为避仁宗皇帝赵祯的讳,“蒸"字就成了“炊"字,南宋周密(齐东野语》中写道:“昔仁宗时,宫嫔谓正月为初月,饼之蒸者为炊。“家乡沿袭古风,一直就用这个“炊”字。

浸泡了稻草灰水的米浆,缓缓倒人铺了炊巾的竹蒸笼,米浆不能一次倒光,要耐着性子一层一层地加,等下面一层快要蒸成形的时候,再加第二层。如此这般,就有七八层甚至十多层,放在乡间的大镬灶上,用木柴烧,这样蒸出来的灰青糕,最能保留传统的风味,是用别的锅灶所不及的。

蒸熟后的灰青糕,有隐隐的草木清气。这种清气,来自稻草灰和丝瓜花,还有竹蒸笼的清香。蒸熟后的灰青糕,每一层都是薄薄的、软软的、滑滑的,找把竹片,把灰青糕划成菱形,放一块在手心,颤颤巍巍,如青草糊一般,又如果冻,富有弹性。用舌尖一抵,就能感受到甜香,轻轻抿一口,软滑温香,细腻柔滑,淡淡的清香直人肺腑。婉约的人,咬下一小块,细细品尝,让舌尖感知米浆的香、红糖的甜、薄荷的清凉、稻草灰的草木滋味;豪放些的,一口咬去,少了一半,灰青糕在喉咙打滑了一下,还来不及感受到它的美味,咕隆咚就滑下去了.再一口,一块灰青糕囫囵吞全下肚了。吃的人只道好吃,还要再来一块。如是者三,才道过瘾。

丽水松阳也有种灰汁千层糕,以釉米粉用灰碱水或丝瓜叶汁调成糊状蒸制,用蒸笼炊熟,也是一层接一层地蒸熟,熟后分明可揭,取个“百事吉利,年年长高”的口彩。灰汁千层糕跟家乡的灰青糕十分相似,只是松阳的灰汁千层糕,出现在重阳节。

天青色等烟雨,灰青糕我等你。


石占小吃网专门提供各种小吃保密配方,小吃秘方工艺,小吃商用技术,真正可商用的小吃技术配方,如夜市小吃配方,传统小吃配方,网红小吃配方等,教程经测试详实有效,VIP会员免费学习,是小吃行业必备的参考资料.

联系我们 订单查询